退保与满期给付是保险行业高度关注的指标之一,随着各人身险公司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披露,退保率指标已然明晰。2月5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四季度,过半保险公司的综合退保率低于3%,但也有个别险企较高。
具体来说,有15家人身险公司综合退保率超5%,包括长生人寿、东吴人寿、渤海人寿、幸福人寿等。其中,长生人寿以22.23%的退保率高居“榜首”,财信吉祥人寿、东吴人寿和渤海人寿的退保率也超过了10%。
(资料图)
个别险企退保率畸高
截至2月5日,已经有60家人身险公司披露了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其中,关系到保险公司现金流的退保率是行业高度关注的指标之一。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四季度,60家人身险公司综合退保率的中位数为2.795%,其中,有31家公司的综合退保率维持在3%以下的水平。
尽管多数险企退保率并不高,但是,个别险企出现了退保率畸高的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在统计中发现,2022年四季度综合退保率最低的是国民养老保险,仅有0.09%;而最高的长生人寿综合退保率已经达到了22.23%。
此外,财信吉祥人寿、东吴人寿和渤海人寿的综合退保率超过了10%,幸福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交银人寿等11家公司的综合退保率超过了5%。
“保险公司产品退保率高背后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内因主要可能是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导致客户大量退保,也可能是销售环节存在误导或隐瞒导致消费者用脚投票办理退保;外因可能是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消费者觉得继续持有保单不划算而退保。
从产品及销售渠道来看,北京商报记者发现,银保渠道是催生退保率高企的一个因素,比如,长生人寿退保率居前三位的产品中,“长生鑫运五号年金保险”和“长生福享年年五号年金保险”都是通过银保渠道销售;东吴人寿退保率最高的“东吴添福宝年金保险c款”,也是通过银保渠道销售。而万能险和年金险两类产品则是高退保率的“重灾区”。
此外,某保险公司资深销售总监向记者透露,保险代理人流失、销售误导、退保黑产等原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拉高退保率。
为筹资不惜动用政府债券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为缓解退保带来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已经有保险公司计划动用持有的政府债券来筹措资金。
以长生人寿为例,该公司在流动性风险自评估中表示,之前年度销售的5年存续期产品在2023年一季度产生集中退保,金额约15亿元。2022年四季度末公司持有45亿政府债券,这类资产变现相对容易,因此可以通过卖出这部分债券来缓解流动性压力。公司已制定流动性应对方案,计划出售部分流动性较好的债券资产以筹措资金,以应对集中退保对流动性产生的冲击。
谈及高退保率带来的影响,李文中指出,保险公司的综合退保率过高必然会有大量的资金支出,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一旦保险公司不能向客户支付退保金就会对公司的声誉造成重大影响,并引发更多客户的退保,影响保险公司的正常经营。
退保与满期给付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的现金流,过高的退保率也可能导致保险公司现金流危机产生,因此一直以来都是监管关注的重点。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此前银保监会已经对易引发非正常给付和退保风险的产品进行了风险排查,如保单收益可能低于客户预期的产品、前期可能存在销售误导问题的产品等。
上述销售总监进一步指出,退保率过高背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存在无序竞争,除了监管的引导,对于保险公司自身来说,需要树立的是“保险姓保”和长期主义理念,而不是以规模论英雄。